&esp;&esp;但赵传薪觉得,他该做的是能把控的事,能看到机理的历史走向,而不是虚妄的体验派,不计后果的胡乱操作一通。
&esp;&esp;别人觉得他莽,可他自己却并不觉得是这样。
&esp;&esp;翌日,
&esp;&esp;间岛区域,当百姓打开房门,看到的就是放在门口,还带着墨臭味的报纸。
&esp;&esp;新鲜着呢。
&esp;&esp;普通人家,谁买报纸呀?有那钱,换点酱油,还能拌米饭多吃一碗呢。
&esp;&esp;但白给的,不要白不要。
&esp;&esp;有人不识字,但他们会看图看照片。
&esp;&esp;一个鼻涕娃拿着报纸兴冲冲的回屋,进了父母的房间:“爹娘,你们看,这画的是啥呀?”
&esp;&esp;他父母光溜溜的裹在被子里,迷糊的睁眼,没好气的说:“这不是报纸么?伱先出去,等会再进来。”
&esp;&esp;这是条件好的人家,竟然和孩子分屋住。条件差的,男女老少都挤同一房间,拉个帘子便能自成一个小世界。
&esp;&esp;晚上,只要告诉自己聋了,那就什么古怪声音都听不见。
&esp;&esp;鼻涕娃兴头不减,喜滋滋的拿着报纸出去了。
&esp;&esp;对于物资匮乏的年代,就算一张报纸,也能成为玩具。
&esp;&esp;鼻涕娃梳着个冲天揪揪,坐在自家门槛上,就着东边冉冉升起的太阳光芒,乐呵呵的看着报纸上的图画。
&esp;&esp;看完了画,又去看那些照片。
&esp;&esp;看完了照片,最后才打量上面的字。
&esp;&esp;他挠了挠刮的光溜溜的后脑勺:“可惜,这画太少了些。”
&esp;&esp;其实韩国百姓,也是有血有肉的百姓。尤其在间岛,家家户户穷困的没什么区别。
&esp;&esp;等会,他的父母穿戴整齐出来,从他的手里粗暴的夺过报纸。
&esp;&esp;男人识字,能看懂谚文。
&esp;&esp;他疑惑道:“日本人屠杀咱们百姓?我咋不知道这事儿?”
&esp;&esp;女人伸脑袋瞧稀罕:“是不是才发生的事,还没传开?”
&esp;&esp;“嗯,我得去打听打听。对了,这报纸从哪来的?”
&esp;&esp;两口子看向了坐门槛上的鼻涕娃。
&esp;&esp;鼻涕娃挠挠后脑勺:“不知道呀,门口就有。”
&esp;&esp;这种情况,发生在间岛区域的每一家。
&esp;&esp;识文断字的自己看,不认字的问邻居。
&esp;&esp;一开始,他们是这样打听的:“日本人屠杀咱们百姓了吗?”
&esp;&esp;好了,如果没人辟谣,那他们就要开始传谣了。
&esp;&esp;慢慢地,就变成这样问:“听说了吗,日本人屠杀咱们百姓!”
&esp;&esp;随着太阳升起,拉高。消息酝酿到最后,变成了:“天杀的小日本,不得好死,竟然杀我们韩国百姓!”
&esp;&esp;这就是赵传薪要的结果。
&esp;&esp;千万不要高估百姓的理智,不要高估乌合之众的智商。
&esp;&esp;后世,经常一个傻子都能看穿的谣言,却能造成百姓哄抢某种货物的效果。
&esp;&esp;反正别人都抢,你不抢,心里就发慌。
&esp;&esp;手根本不受自己控制的。
&esp;&esp;那就抢吧。
&esp;&esp;现在的效果也差不多。
&esp;&esp;别人都信了,你不信?
&esp;&esp;那你这人没良心,你脱离群众了铁汁。
&esp;&esp;你不信?那你不热爱我们大韩帝国,你不信你就精日知道吗?
&esp;&esp;你不信?那必须和你掰扯掰扯,看等日本人杀来了,你是怎么死的!
&esp;&esp;既然这样,那就信了吧。
&esp;&esp;是的,日本人屠杀韩国百姓了!
&esp;&esp;这一阵风暴刮的,比刘永和想象的快,比赵传薪预料的还猛。
&esp;&esp;当斋藤季治郎带着韩国警察狗腿子再来间岛区域的时候,直接懵了。
&esp;&esp;一群百姓聚集起来,拿着冬天没储存好而烂掉的土豆,拿叶子枯黄没法吃的烂白菜叶,拿田间地头的屎疙瘩,远远地朝斋藤季治郎丢了过来。
&esp;&esp;斋藤季治郎的随从大怒:“八嘎,你们这群刁民,想要造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