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原先规划的路线在他自己这里,临近地方才通知当地,所以倒也不用担心临时改主意会放天虚山天虚派那边的鸽子。
&esp;&esp;玉河派,位于大江以北。
&esp;&esp;雷俊师徒乘紫光雷云,自大江天险之上飞过。
&esp;&esp;前些年因为地脉不断变化,大江渐渐不再那么险峻。
&esp;&esp;但近年来,似乎又有重新泛滥之势。
&esp;&esp;好在当前初春时节,水量尚不大。
&esp;&esp;紫光雷云一路飞驰,渡过大江后继续向北。
&esp;&esp;雷俊这时再通知玉河派。
&esp;&esp;顺着大江支流玉河飞行,雷俊靠近道家符箓派另一脉分支玉河派的山门。
&esp;&esp;同紫霄派那边一样,玉河派这边以掌门和众位长老为首,已经出山门来迎。
&esp;&esp;杆杆道幡立起,四九之灯在白天也亮如星火。
&esp;&esp;众人在玉河河面上空,摆下醮坛,然后齐齐向天一礼。
&esp;&esp;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穹,边缘处这时光线忽然暗了几分,隐隐有雷鸣震动。
&esp;&esp;庞大的黑云出现在天边,但紫光流转。
&esp;&esp;紫光雷云转瞬即至,在靠近玉河派众人时放慢速度,接着乌黑雷云渐渐散去。
&esp;&esp;紫光收敛,最终似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乃是个外貌俊朗年轻,身材高大修长的紫袍道士。
&esp;&esp;玉河派众人一齐打个道家稽首:“见过雷长老。”
&esp;&esp;第310章 师徒代代传
&esp;&esp;“诸位免礼。”
&esp;&esp;雷俊师徒落地,面对行礼的玉河派众人还了半礼。
&esp;&esp;他看向人群中一个身着青色道袍的女冠:“赵师伯,别来无恙。”
&esp;&esp;青袍女冠乃是玉河派当代掌门赵萱。
&esp;&esp;对方此前一些典礼时回龙虎山祖庭,雷俊曾与之打过交道。
&esp;&esp;赵萱微笑:“贫道一切都好,雷长老远道而来,玉河派上下蓬荜生辉。”
&esp;&esp;立在雷俊侧后的卓抱节,一板一眼行礼:“赵师伯祖。”
&esp;&esp;他又同玉河派其他人见礼,众人忙纷纷还礼。
&esp;&esp;虽然卓抱节年纪轻辈分低,但他正经已是龙虎山授箓真传,四重天的修为境界。
&esp;&esp;如果外放玉河派这样的旁门别支,扎扎实实是卓长老。
&esp;&esp;在场除掌门赵萱外,只有少部分红袍授箓长老可与其相提并论。
&esp;&esp;余下着黄衣的传度道士,换个场合见了卓抱节,都要当先行礼问安,乃至遵其号令。
&esp;&esp;雷俊师徒同赵萱等人见礼后,由对方相引,前往玉河派山门。
&esp;&esp;到了地方,那里还有留守的玉河派长老,带其他传度弟子和身着灰袍的一众小道童,向雷俊行礼问安。
&esp;&esp;晚些时候,雷俊师徒便在玉河派山门内安歇。
&esp;&esp;“陆伯元?”雷俊看向身旁陪同的一个玉河派弟子。
&esp;&esp;对方恭敬应道:“雷长老。”
&esp;&esp;其人外貌看上去三、四十岁年龄,比雷俊记忆中显得成熟些,不复此前青年道士的模样,但五官眉宇变化不大。
&esp;&esp;早年时候,雷俊得到天书·三前后,曾经在幽蓬山里偶遇几个玉河派弟子。
&esp;&esp;当中便有陆伯元。
&esp;&esp;至于当时与陆伯元同行的陈息、贺斌等人,则或是为泽州高家所杀,或是因出卖雷俊行藏而被雷俊亲手清理。
&esp;&esp;彼时,雷俊也曾提点几人,不要靠近幽蓬山主峰。
&esp;&esp;但到头来只有陆伯元一人听劝。
&esp;&esp;时光荏苒,已经二十多年过去。
&esp;&esp;泽州高家都已经因为雷俊而没落,正应了一句往事如烟。
&esp;&esp;“陈师弟他们去了幽蓬山主峰,终究再没能回来,而弟子实是因为雷长老提点,方才幸免于难。”陆伯元回忆起当年事,亦颇为感慨。
&esp;&esp;彼时,雷俊年岁尚轻,修为尚低,故而对杀死泽州高家众人的事秘而不宣。
&esp;&esp;是以玉河派众人并不清楚陈息、贺斌等人的具体遭遇,只以为他们在幽蓬山中遭了天灾。
&esp;&esp;如今高家早已成为历史,雷俊倒也无心再拿出来说道。
&esp;&esp;这时听陆伯元提起,他只是平静说道:“天机难测,缘法莫名,我辈修道中人,也唯有多加几分小心。”
&esp;&esp;陆伯元:“是,弟子谨遵雷长老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