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2/2)

&esp;&esp;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他对此人手段有了一定了解的前提下,要是对上一个完全陌生的同辈,那仍是要小心对待。

&esp;&esp;只从重光玄异上可以看出,对手有时候只需有一个独特的玄异或者神通,那就可能在瞬息间翻转局势,对待任何一个玄尊都不能掉以轻心,哪怕其人神通法力皆不如你。

&esp;&esp;不过他也是想到,玄异若是耗损的是本元,那么若是能在斗战中补益本元,那不定可以多几次使动的机会,毕竟他除了重天玄异,还有其他玄异同样也需用到。

&esp;&esp;思定之后,他自道场之中出来,来到了守正殿内,唤了一声,“明周道友。”

&esp;&esp;光芒一闪,明周道人现于阶台之下,稽首道:“守正有何吩咐?”

&esp;&esp;张御道:“玄廷之中,以哪位道友最为擅长丹法?”

&esp;&esp;明周道人道:“要说丹法一道最为了得的,那无疑是首执了,而以往那位正清上尊在丹法一道上也颇有成就,而再往下,只说诸位廷执之中,玉素廷执擅长祭炼丹水丹叶,晁廷执则是精擅炼丹,守正若要问询丹法一事,不妨寻这两位一问。”

&esp;&esp;张御点首道:“多谢道友了。”

&esp;&esp;明周道人躬身一礼,便化去不见了。

&esp;&esp;张御思索片刻,便是决定,过些时候便去拜访这两位,思量过后,他转身回到了内殿之中,在玉台之上坐下,便定坐调息起来。

&esp;&esp;东庭府洲之中,崔岳在与张御见过面后,又去了各处巡查,他差不多用了二十余日,才将东庭上下的情况大致都是弄清楚。期间他还亲自去到每一个分府,与那些低辈修士见面说话,就是那些方才进学的学子他也没有漏过。

&esp;&esp;他这么做不是为了显示自身的存在感,而是要告知所有东庭玄府的修道人,他这个玄正并非只会坐在玄府之中发号施令,而是会随时关注府中每一个人,并亲自过问每一桩事的。

&esp;&esp;到了二月下旬,他才回到了玄府之中。虽然大半月时日都是不眠不休的在外奔波,可对他一个第四章书的修道人来说也不算什么,依旧是精神奕奕。

&esp;&esp;现在府洲还是不曾扩建,玄府仍然沿用以往的殿阁,他所住的地方是一处这两年方才建成的副殿,此处就在正殿偏东一些的地方。

&esp;&esp;回到殿中,他又拿出玄府弟子名册仔细翻看起来。

&esp;&esp;现在东庭玄府的人数还无法与本土的上洲玄府相比,他还能顾得过来,可等到扩洲之后,他一个人显然是不足以管辖所有事宜,还需要一些下属,故是他此刻已是开始着手物色合适人选了。

&esp;&esp;这等人不需要修为有多高,但一定需要做事认真,自身持正。至于修为,哪怕低一点也没有关系,因为修为不足,可以慢慢提升,但是一个人品性,却不是能一时半刻能够改变的。

&esp;&esp;他此刻提起毛笔,在几个看中的弟子名姓上用着重勾划了一下,又在每一个人的名姓后面都是写了批语,随后他放下笔,想着等到扩府之后,还可从别处地界调一些合用的人手过来。

&esp;&esp;思定过后,他在名册收起,就意念一动,将大道浑章唤了出来,望去训天道章之中,随后心意一起,便有一个符印在眼前浮现出来,印上有“东庭”二字。

&esp;&esp;这是张御不久前立造的一个东庭府洲的章印,但凡东庭都护府的玄修都可借此相互联络交流。

&esp;&esp;崔岳进入其中查看了一下,见每一个他所见过的玄府修士都在此间有名讳显现,而在最上端,还能见到玄首张御的符印,也即是说,凭此他可以与东庭玄府之中任何一位修士随时交通。

&esp;&esp;他心中也是感慨这里的方便,又想了一下,暗忖道:“如此好用的符印,不该只是用于玄廷,若是张玄首向上推荐至玄廷,再推行到各处,这或许可令我天夏都是得益。”

&esp;&esp;他想到这里,便朝张御传了一句提议过去。

&esp;&esp;此举也不算越权,因为玄正的权责,本来就有提出谏言,规正府内修道人行止的权力,除此外,若是一洲玄首有逾矩之举,玄正还可随时向玄廷呈报。

&esp;&esp;张御自也是很快看到了他的留语,可他却是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这里的好处,但这等事情绝不能由他来提,而且各地情形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

&esp;&esp;现如今镇守上洲的玄修也又几人呢?而玄正身份的玄修,又得多少呢?

&esp;&esp;少之又少。

&esp;&esp;东庭府洲恐怕是其中最为特殊的。

&esp;&esp;他稍作思索,回言道:“崔玄正,世事皆是有利有弊,符印或在我这处可用,可到了别处便就未必了,此事最后还当由玄廷来定。”

&esp;&esp;崔岳得他回言,认真思考了一下,承认张御说得很有道理,他没有再去坚持,而是慎重回言道:“玄首说得是,是崔某冒昧了。”

&esp;&esp;随后他从大道浑章之中退了出来,可再想想,还是觉得有些惋惜,就在这时,他忽然察觉到旦港处传来了一阵阵仿佛浪潮涌来一般的响动,便站了起来,来到窗台边向前看去,透过整面琉璃墙,可以看到远空之中银星点点,万余艘绘有玄浑蝉翼纹的银色飞舟正往东庭府洲方向飞驰而来。

&esp;&esp;看到这一幕,他顿便知晓,玉京朝府派驻到东庭府洲的镇军还有那位新任都尉,已然到了!

&esp;&esp;……

&esp;&esp;……

&esp;&esp;第一百零四章 清河取真丹

&esp;&esp;陆续落下的飞舟在旦港上的泊舟天台上停稳后,主舟舱门旋开,一道宽大的虹霞梯道落下,一直连接到了下方。

&esp;&esp;苏芊一身笔挺军装,身披军衣大氅,踩着军靴,自上走了下来,而跟在她身后的,是温仪从副和一众身披神袍的亲卫。

&esp;&esp;事先派驻到东庭府洲的校尉赶忙迎了上来,站在台阶之下,对她执有一个军礼,肃然道:“都尉!”身后的军卒也是刷地整齐一礼。

&esp;&esp;苏芊下来之后,也是回有一礼。她望向前方笼罩在微光之中的瑞光城,八年前她到此时驰援时,并未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到这里来担任都尉一职。

&esp;&esp;这一次都护府能够成功化府为洲,苏氏也是出了大力的,而她成功升任一洲之都尉便就是回报了。

&esp;&esp;当然,这也要她自己先拥有足够的功绩来托底,不然也是扶不上去的。

&esp;&esp;这些年来她南征北战,在剿灭泰博神怪的战役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后又调去外层征战,也是战功赫赫。

&esp;&esp;虽然在年龄和资历上有所欠缺,可她能力却是足够了。且东庭都护府化府为洲,天夏和东庭地方上都需要的是拥有强烈进取心的军将,而不是暮气沉沉的守成之辈,这一点她就十分合适了。

&esp;&esp;而她自己也十分需要这个职位,正如当年外层胃宿那位莫署主曾言,没有镇守一方履历,她是不可能再往上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