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2)

&esp;&esp;“是,”赵公公抬头挺胸,一脸自得:“奴才亲自下田试过了,轻巧省力,速度快了三成不止。奴才已将新式辕犁和图纸都带回宫了。”

&esp;&esp;说着,从怀中掏出焐得温热的图纸,敬献上前。

&esp;&esp;郑太后接过图纸,仔细看了一回,眉眼舒展开来,起身道:“哀家要亲自去瞧瞧。”

&esp;&esp;……

&esp;&esp;郑太后亲自试过新式辕犁后,心中大悦。当晚便召赵公公伺候。

&esp;&esp;赵公公巧舌如簧,精心伺候一番,且不必细述。

&esp;&esp;隔日,郑太后便令人去请太康帝。

&esp;&esp;太康帝今年三十有八,正当盛年。无奈太康帝出娘胎的时候早产,身体先天有些不足之症,自小就体弱多病。

&esp;&esp;先帝一共有三个儿子,另两个出自妃嫔的肚子。原本想立身体康健的二皇子或聪慧过人的三皇子做太子。没曾想,二皇子打猎时遇了意外,被一头黑熊咬断了脖子。三皇子也很惨,在十五岁时感染风寒,高烧五天五夜,勉强救回一条命,脑子却被烧坏了,成了傻子。

&esp;&esp;先帝只得立体弱的嫡长子为太子。四年前,先帝驾崩离世,太子继位坐了龙椅,也就是现在的太康帝了。

&esp;&esp;太康帝一年中有小半年都在养病,郑太后心疼儿子,时常陪太康帝一同批阅奏折,国朝大事也没少操心。

&esp;&esp;朝中众臣,私下里颇有微词。

&esp;&esp;后宫干政,牝鸡司晨!

&esp;&esp;这些闲言碎语,在朝野慢慢流传开来。郑太后十分恼怒。奈何流言如风,她再厉害,也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

&esp;&esp;也因此,郑太后得了新式辕犁分外喜悦。这一回,她要借着新式辕犁,一展大梁太后的威势。

&esp;&esp;第93章 天子

&esp;&esp;“儿子见过母后。”

&esp;&esp;太康帝一边拱手见礼,一边咳嗽了几声。

&esp;&esp;郑太后忙上前握住太康帝的手,仔细关切问询:“前两日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咳嗽起来?宣过太医了吗?”

&esp;&esp;太康帝一边咳嗽一边答道:“昨日朕去园子里转了一回,大概是风大了些,就有些咳嗽。已经召季太医瞧过了,母后不必忧心。”

&esp;&esp;哪能不忧心?

&esp;&esp;先不说郑太后的尊荣富贵都来自于太康帝,单论母子之情,郑太后对唯一儿子的关心也绝不是装出来的。

&esp;&esp;郑太后看着太康帝单薄的身形,看着他咳得发红的脸孔,心中忧急如焚,伸手为太康帝拍背顺气。

&esp;&esp;太康帝咳过一遭,稍稍安稳了,张口问道:“母后特意让朕过来,是不是有什么要事?”

&esp;&esp;郑太后定定心神,将南阳郡主敬献新式辕犁一事道来:“……哀家昨日试过了,新式辕犁确实十分省力,速度也比寻常辕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