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早在几个月前,夫蒙灵察就完成对莫贺达干的讨伐,将其杀死。河西正有兵可用。
&esp;&esp;夫蒙灵察是名震西域的猛将,天宝元年开始,接替王倕任河西节度使。
&esp;&esp;他知道李瑄的威名,更知道李瑄深受圣人信任,如果不派兵,怕李瑄弹劾他。
&esp;&esp;而且李瑄承诺,不论是否战斗,都会给河西军好处。
&esp;&esp;河西的骑兵从大雪山的山口出,然后从威戎军城外的桥上通过。
&esp;&esp;当河西大军到鄯州城的时候,吐蕃先援的青海骑兵也已经到赤岭。
&esp;&esp;同时,吐蕃探马在鄯州一带,看到大量的唐军骑兵。
&esp;&esp;并将这个消息,告知论悉诺逻。
&esp;&esp;“那一定是河西的援兵!”
&esp;&esp;论悉诺逻猜测进入陇右的骑兵身份。
&esp;&esp;他不确定河西是否有步兵赶来。
&esp;&esp;如果有的话,就算他们的步兵来援,也很难完成战略。
&esp;&esp;“唐人军城要塞太多,使我军难以推进,我们是否要与唐军进行一次全面大战。”副将向论悉诺逻询问。
&esp;&esp;“此次我们调重兵至唐军安乡,意求突破当下,不料却中了唐军的埋伏。现我军在一个月内,只可征调六万余卒。其他各千户所的士兵想要征调,最起码需要三个月时间。在旷野中与唐军攻防,对我军非常不利。所以需要慎重!”
&esp;&esp;唐军河西的兵马到来,论悉诺逻放弃继续攻战的念想。
&esp;&esp;“那我军是否还要在绥和守捉与唐军对峙!”副将又问。
&esp;&esp;“我们要视安乡郡那边的战况而定,更何况大论在前往这里的路上。”
&esp;&esp;论悉诺逻忧心忡忡,几日未有消息,不知道论悉诺匝与唐军的战况如何?
&esp;&esp;他口中的大论为没庐·穷桑倭儿芒,是吐蕃当前三大论之一。
&esp;&esp;也是吐蕃第一位以外戚身份担任大相的人,在尺带珠丹诛杀韦·达扎恭禄后,没庐·穷桑倭儿芒就是尺带珠丹最信任的人。
&esp;&esp;没庐·穷桑倭儿芒主持过很多吐蕃冬季盟会和夏季盟会,制定各种法令和制度。同时,又亲率大军南征北战,被人称其为“将军”。
&esp;&esp;吐谷浑现在这么老实,也是因为没庐·穷桑倭儿芒平定其内部,他又多次亲临唐朝边境,指挥军队作战。
&esp;&esp;当面的局势对吐蕃不妙,尺带珠丹必然要派遣一名能镇得住场子的人前来。
&esp;&esp;论悉诺逻希望大论到来后,能给予更好的战略,帮助他们解决困境。
&esp;&esp;就在论悉诺逻焦虑的时候,突然有士兵跑来向论悉诺逻禀告:“有一骑自称是论悉诺匝元帅的部下,要见将军。”
&esp;&esp;“带上来!”
&esp;&esp;论悉诺逻眉头一皱,挥手说道。
&esp;&esp;不一会,一名脸色苍白,蓬头垢面的吐蕃男子被带入大营。
&esp;&esp;此吐蕃士兵未穿盔甲,在这寒冷的冬日,只着一件轻薄皮衣,看精气神应该是受了风寒。
&esp;&esp;“末将为那曲军骑兵大五百,拜见将军!”
&esp;&esp;这吐蕃士兵大五百哆哆嗦嗦向论悉诺逻拜道。
&esp;&esp;“告诉我发生什么事。”
&esp;&esp;论悉诺逻向大五百问道。
&esp;&esp;“将军,我军战败,几乎全军覆没,元帅和大将悉诺谷被李瑄亲擒,大将统牙胡、谐拱、悉颊藏被李瑄阵斩,吐谷浑王子和两名千户长也被唐军捉住,我军千夫长死伤殆尽,最终逃离唐军,可能不足两千人。许多人逃跑的时候,丢盔弃甲,甚至丢弃粮食,在天寒地冻中累、饿而亡……”
&esp;&esp;骑兵大五百说着流下眼泪,将头伏在地上。
&esp;&esp;多少年都没有这么惨烈的战斗!
&esp;&esp;哪怕是逃离出去,许多都没有活着回到族部之中。
&esp;&esp;“嘶!”
&esp;&esp;论悉诺逻倒吸一口冷气,他万万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esp;&esp;这才过去多久?
&esp;&esp;即便是步兵列阵而守,也不至于这么快溃败,更不至于全军覆没吧?
&esp;&esp;“唐军到底征集多少兵马在安乡围剿我们?”
&esp;&esp;论悉诺逻问出关键的一点。
&esp;&esp;“他们的骑兵只有七八千,步兵一万五千余人!”
&esp;&esp;大五百哽咽地说道。
&esp;&esp;“什么?”
&esp;&esp;论悉诺逻大震。
&esp;&esp;两万击败六万多人,类似的战绩历史上不少见。
&esp;&esp;但两万在这么短的时间全歼六万多兵马,他从未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