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1/2)

<dt css="rd">

&esp;&esp;“魏相去年整顿军务,听闻颇有成效?”

&esp;&esp;魏倩指尖轻抚杯沿,神色从容,“托太后洪福,将士们勤勉,臣不过略尽绵力。”

&esp;&esp;吕后轻笑,眼尾扫过班玉,又转回魏倩,“哀家听闻,淮阴侯近日频频出入相府,倒是少见他对人如此热络。”

&esp;&esp;班玉眉梢微不可察地一挑,魏倩却依旧含笑,“淮阴侯精于兵法,臣不过请教一二。”

&esp;&esp;吕后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魏相与淮阴侯相交甚笃,将相两和,倒是好事。”

&esp;&esp;吕后执起玉杯,亲自为魏倩斟了一杯,“听闻魏相近来在关中推行便民之道,颇有成效,本宫甚是欣慰。”

&esp;&esp;魏倩双手接过,恭敬道,“全赖太后圣明,臣不过略尽绵力。”

&esp;&esp;吕后轻笑,“你呀,总是这般谦逊。”

&esp;&esp;两人对饮,吕后似不经意般问道,“陈平近日可有为难你?”

&esp;&esp;魏倩眸光微闪,笑意不减,“陈相国德高望重,对臣多有指点,何来为难之说?”

&esp;&esp;“是吗?那便好。”

&esp;&esp;侍从端上一道炙烤得金黄酥脆的乳鸽,吕后笑着看她们,“二位尝尝,御厨新研制的做法。”

&esp;&esp;魏倩含笑谢过,细嚼慢咽后赞道,“外酥里嫩,果然美味。”

&esp;&esp;宴席将尽,吕后赐下一对翡翠玉镯,亲自为魏倩戴上,“你年轻有为,朕甚是欣赏。”

&esp;&esp;魏倩垂首谢恩,“臣定不负太后厚爱。”

&esp;&esp;出宫时,夜风拂面,魏倩望着长乐宫高耸的宫墙,眸色渐深。

&esp;&esp;这重重宫闱,说话做事真累得慌,多思多虑,不过这算吕后向她妥协放权了吧,挺好,至少这争斗能先放一边了。

&esp;&esp;半月后,南仲备齐六礼,郑重登门。

&esp;&esp;魏倩坐在主位,看着这位素来沉稳的谋士难得显出几分紧张,不由好笑,“先生这般模样,倒像是来赴考的学子。”

&esp;&esp;南仲轻咳一声,正色道,“魏相说笑了。今日纳彩,臣备了薄礼,望青词姑娘不弃。”

&esp;&esp;说着,他亲手奉上一只紫檀木匣。青词接过打开——里头竟是一卷手抄的《诗经》,字迹工整隽秀。

&esp;&esp;“这是——”

&esp;&esp;南仲温声道,“自相识起,每逢闲暇,我便抄写一篇。如今终于凑齐了这一整部。”

&esp;&esp;青词指尖微颤,抚过纸页,忽见《关雎》篇的夹缝处,写着一行小字——

&esp;&esp;“窈窕淑女,吾心所求。”

&esp;&esp;她蓦地红了脸,瞪了他一眼。

&esp;&esp;魏倩瞧着这一幕,心中感慨,笑道,“既如此,这亲事我代青词应下了。不过——”她故意拖长音调,“先生若敢欺负我家青词,可别怪我翻脸。”

&esp;&esp;南仲郑重一揖,“仲此生,绝不负她。”

&esp;&esp;他们其实没有太多礼节,过了两天,青词拉着细君去看婚房,是他们买在长安的宅子,南仲无双亲,什么事都只能自己来办。

&esp;&esp;青词拉着细君穿过熙攘的街市,拐进一条清净的巷子。巷子尽头,一座新漆的朱门小院静静伫立,檐下挂着两盏红灯笼,在春风里轻轻摇晃。

&esp;&esp;“就是这儿了!”青词眉眼弯弯,从袖中掏出钥匙,铜锁“咔哒”一声轻响,门扉缓缓推开——

&esp;&esp;庭院深深,花木扶疏。

&esp;&esp;细君眼前一亮,院中一株老梅斜倚墙角,树下石桌石凳古朴雅致。东侧一溜三间正房,窗棂上雕着并蒂莲,西边则是一间小巧的书斋,檐下悬着竹帘,风过时簌簌作响。

&esp;&esp;“这梅树是南仲特意移栽的,说是我喜欢煮茶赏花……”青词脸颊微红,拉着细君往内走,“细君你看,这正堂的屏风——”

&esp;&esp;细君抬眼望去,只见一堂四扇的素绢屏风上,竟是手绘的《诗经》名篇——关雎、桃夭、汉广、淇奥,墨迹清隽,显然出自南仲之手。

&esp;&esp;“他竟有这般心思!”细君忍不住抚过屏风,感觉对领导刮目相看,是她以貌取人了,忽又促狭一笑,“看来咱们青词姑娘,当真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了。”

&esp;&esp;青词羞得去捂她的嘴,两人笑作一团。

&esp;&esp;转过回廊,便是内室。

&esp;&esp;推门而入,屋内陈设简洁却处处用心——

&esp;&esp;床榻是楠木雕花,悬着青纱帐,妆台上铜镜旁摆着个陶罐,插着几枝新摘的桃花。箱笼整整齐齐码着青词的嫁妆,最上头是魏倩送的首饰。

&esp;&esp;魏倩在她结婚时,嫁妆办得丰厚,有京郊良田百亩,还有长安西市两间绸缎庄,赤金头面一套,翡翠镯子两对。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