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苍天,天府,二十四品青莲摇曳,散发着朦胧青光。
&esp;&esp;“劫数已落,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张纯一短时间内都不会苏醒。”
&esp;&esp;聚散无形,眸色淡漠,天主跨越时空,看到了入劫的张纯一,易命劫重演命运,看似是假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又是真的,因为它本就是生灵的另一条命运轨迹。
&esp;&esp;在这样的情况下生灵想要堪破真假却是近乎不可能的,毕竟太乙虽强,金性虽妙,可并未收束过去、未来,登临永恒。
&esp;&esp;“却不知其最终能否脱劫?能有今日成就,张纯一身上大概率有大机缘,十有八九来自上一次大破灭,不过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对我而言都不重要。”
&esp;&esp;“其成功了,我太玄界便多了一尊强者,未来总有用处,失败了也就失败了,刚好以自身道行反哺天地。”
&esp;&esp;人性已去,神性至高,天主虽然很重视张纯一,但并未将其视作真正的仇敌,相反,在他看来张纯一实际上是一颗可以利用的棋子,诚然,张纯一是一个极大的异数,古今未有之妖孽,可他却是这片天地真正的主宰,除非张纯一能证道永恒,否则注定在其之下,为其所用。
&esp;&esp;如今出手也只不过是因为自身身处低谷,而这颗棋子的分量又太重了一些,所以需要暂时将其挪开,避免挡了路。
&esp;&esp;“如今最大的阻碍已经消失,其余的几个不足为虑。”
&esp;&esp;念头转动,天主巡视天下,其看到了端坐极乐的佛祖,看到了横卧虚空的黑山、最后看到了自封于紫霄宫的紫极道祖。
&esp;&esp;其目光淡漠至极,没有因这三尊道主生出任何的变化,哪怕是紫极道祖也一样,紫极道祖虽然是其人性所化,但早已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与其并不是一路人。
&esp;&esp;而对此,佛祖与黑山毫无察觉,唯有紫极道祖隐约感知到了什么。
&esp;&esp;“太玄界虽然生而不凡,本质极高,但想要登临永恒真界却依旧差了不少,其想要真正成就,非得损不足以奉有余不可。”
&esp;&esp;“这方世界也该变一变了。”
&esp;&esp;一念落下,天主再次运转无上权柄,拨动了太玄界最底层的规则。
&esp;&esp;在这一个瞬间,饕餮曾经在太玄界种下大道开始飞速成长,只不过并非一条大道,而是两条大道,暴食与天魔,它们相依相偎,彼此互为依靠,宛如连理。
&esp;&esp;而随着它们不断壮大,在太玄界的最底层扎根,整个太玄界的规则都受到了它们影响,开始不自觉的向它们靠拢。
&esp;&esp;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最底层开始,太玄界的整体开始发生新的蜕变,有一张张无形巨口在太玄界内缓缓成型,它们对内也对外,只不过有着天主的压制,这些变化并没有引起什么异象,不被外界所知。
&esp;&esp;将这一切变化尽收眼底,天主颇感满意,以前的太玄界虽然很强大,但也仅仅只是强大而已,其在本质上和那些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但现在不一样了。
&esp;&esp;随着暴食、天魔二道扎根太玄界底层,成为太玄界新的核心,太玄界就彻底变了,如果说以前的太玄界是死物,那么现在其就真正活了过来,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
&esp;&esp;“稳扎稳打固然不错,可在这个大破灭的前夕,太玄界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其想要登临永恒,唯有向外取,向外夺。”
&esp;&esp;身合天地,眺望混沌,天主的眸中尽是深邃,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太玄界原本沸腾的灵机开始渐渐放缓,就好似被一张无形大口吞食了一样,只不过因为这种变化很微妙,时间尚短,所以并未引起什么人注意,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太玄界再次迎来了一个拐点。
&esp;&esp;第2102章 末法将至
&esp;&esp;紫霄宫内,道韵悠然。
&esp;&esp;“他回来了。”
&esp;&esp;背对芸芸众生,面向玄牝之门,感天地变化,紫极道祖发出了一声叹息,很轻,很轻。
&esp;&esp;对于天主的归来,原本他还是只是猜测,并无什么证据,但此时天地的变化却让他确认了自己的猜想,在这太玄界中能如此轻易从根基上扭转太玄界发展轨迹的存在恐怕也就只有天主一人了。
&esp;&esp;在这一点上,哪怕是身为道君的张纯一想要做到都很难,其力虽强,可与天地之间还是有极大的隔阂,想要改变天地发展轨迹就只能从外而内,事倍功半,效果远不如天主的由内及外。
&esp;&esp;“灵机在消退,接下来太玄界的修行界恐怕会很热闹,若是放任不管,拖得久了,恐怕整个太玄界都将迎来末法之劫。”
&esp;&esp;把握住冥冥中的一抹玄机,道祖看到了某种可能。
&esp;&esp;灵潮退去,天地末法,万灵再难修行,长生终成梦幻泡影,好不容易复苏的太玄界将将再次跌落低谷,一如灵潮复苏之前,甚至更惨,那个时候是真仙,未来甚至有可能修仙不存。
&esp;&esp;要知道太玄界灵潮复苏至今也不过万余年而已,远远没有达到鼎盛,更不用说极限了,灵潮远不到退去的时候,如今出现这样的变故,完全是因为有外力干扰。
&esp;&esp;灵潮并没有退去,只不过被人截留,用来温养天地本源了而已,看清这一切变化,道祖心中也不由泛起了些许涟漪。
&esp;&esp;“世间事多有共通,个人也好,世界也罢,想要壮大自身底蕴唯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节流,二是开源。”
&esp;&esp;“天地如湖,众生为鱼,如今天地节流,芸芸众生为了不使湖水干涸,自身灭亡便只能不断开源,往湖中注入新的源泉,这或许才是他的目的。”
&esp;&esp;带入天之视角,观天地之变,道祖隐隐猜到了天主的目的,只是大势如此,他也无法改变,此次交锋从一开始就不公平,天主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芸芸众生只能在他定好的棋路内腾挪,尽可能保全自身利益。
&esp;&esp;当然,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甚至在短时间内对芸芸众生还是一件好事,或许有不少修士能把握住此次机会一跃而起。
&esp;&esp;“太玄界已成虎狼,自此混沌多事矣,不过在如今这个时代,成为虎狼总比成为绵羊要好。”
&esp;&esp;念头转动,静坐天外,不理世事的道祖少见的传出了一道法旨,因为在应劫之前,张纯一就曾与他沟通过,让其暂时主持太玄界大事。
&esp;&esp;而随着道祖的法旨传下,整个天庭顿时动了起来,象部、雷部、斗部、道部四部天神联手出动,地府与之配合,共同对太玄界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勘测,以确认太玄界如今的状态。
&esp;&esp;这场调查声势浩荡,各方大能各显神通,上至九天,下至阴冥,将太玄界里里外外都查了一遍,而当最终结果浮现的那一刻,天庭震动,万神色变,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朝会由此召开,一些原本不理俗务,仅仅挂名的仙神也纷纷降临。
&esp;&esp;天宫之内,众生意志化作大日,高悬于天,照耀十方,群仙在此聚首,彼此沉默,气氛格外凝重。
&esp;&esp;“回禀四位帝君,根据我等调查,太玄界确实发生了异变,这种异变源自太玄界最深处,其扭转了太玄界最底层的规则,如今最明显的表象就是升腾的灵机被天地截流。”
&esp;&esp;“按照现在的速度,若是放任不管,大概五百年后太玄界的灵机浓度就会下降一个层次,一千年后就会回归灵潮复苏之前的水平,三千年后世间或许再无修行者。”
&esp;&esp;神色肃然,负责主持调查任务的象部大灵官看了一眼高坐的四御帝君,将这些年的调查结果一一汇报。
&esp;&esp;而随着其不断阐述,在座仙神渐渐躁动起来,之前他们虽然已经收到了风声,知晓大概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对于一些细节还是不够了解的,而灵潮退去,一千年后回归复苏之前的水准这一预测更是让一些仙神彻底坐不住了。
&esp;&esp;灵潮复苏之前的灵机水准是什么概念?不仅世间生灵再难得道成仙,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仙神也只能自囚于洞天之内苟延残喘,运气好的话或许还有机会等来下一次灵潮复苏,运气不好的就将永远沉寂,彻底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