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道主 第970节(2/2)

&esp;&esp;而随着六耳于天地器道上留痕,大道轰鸣,天地为之动荡。

&esp;&esp;嗡,大道玄音响彻天地,最终的异象呈现,一条宝光长河横空,内里无数宝物浮浮沉沉,这是天地在向世人宣告一尊新的掌道者诞生,而还不等众仙神感慨,在那龙虎山中又一道恢弘的气势冲天而起,搅动八方风云。

&esp;&esp;在六耳成功登临不朽的那一刻,气运反哺,龙虎山的气运海生出了新的变化,在这一刻,红云知道自己突破的机会到来了。

&esp;&esp;“天地垂青!”

&esp;&esp;运转神通,损天地二运以补己身,一抹垂青在红云的命数上显化,其本质超凡,厚重至极,惶惶如天。

&esp;&esp;随着这一抹垂青落下,好似有天命在身,红云顺天而为,自然而然开始了不朽层次的突破,其意识超拔,入法则海,无视那深邃的黑暗与诸般危险,顺着冥冥中的感应,乘风破浪,直入运道源头。

&esp;&esp;时间流逝,又不知过了多久,红云成功在天地运道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并借助那一抹垂青,自然而然成就了金性。

&esp;&esp;“这便是不朽吗?”

&esp;&esp;天地大道之上,借大道之火锤炼金性,红云恍然,似乎,好像都真的登临不朽,整个过程顺风顺水,没有任何的波澜,一如曾经的那些天命者,唯有不同的是他们身上的天命长存,而它身上的那一抹垂青在其金性成就的那一刻就彻底消散了。

&esp;&esp;“自此以后我便也是不朽金仙了。”

&esp;&esp;确认了自己的变化,红云心底有大欢喜泛起,累龙虎山一尊太乙,五尊不朽的大运,今日其终于一跃而起,踏出了这至关重要的一步。

&esp;&esp;心有所感,在这一刻红云与六耳隔无尽虚空相望,在视线交织的那一瞬间,两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了笑容。

&esp;&esp;“吾为灵宝道尊!”

&esp;&esp;“吾为鸿运道尊!”

&esp;&esp;一威严、一平和的声音响彻天地,六耳与红云向世人宣告了自身的存在。

&esp;&esp;这一日天地失色,万灵失声,龙虎山连出两尊不朽,一曰灵宝,一曰鸿运,震惊世人,在太玄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古今唯一。

&esp;&esp;第1947章 纪元道典

&esp;&esp;龙虎山,气运沸腾,异象万千。

&esp;&esp;感受到那两股不朽的气息,龙虎山仙神尽皆欣喜不已,一日两不朽,这可是古往今来第一次,要知道在过去的岁月里,一个纪元能诞生一尊不朽就是极限了。

&esp;&esp;而随着这两尊不朽的诞生,龙虎山已经是太玄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宗,天下不朽有数,龙虎山独占一半,不朽永存,除非遭遇外劫,不然根本不可能陨落。

&esp;&esp;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着一尊太乙以及诸多不朽镇压底蕴,龙虎山的辉煌必将浸染时空,不断向未来蔓延,直至永恒。

&esp;&esp;龙虎山中,仰望苍穹,窥见两道伟岸的身影,满心振奋,王春秋继续奋笔疾书。

&esp;&esp;“龙虎历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六耳祖师于星空之中悟道,觉器道之玄,以身为器,熔炼三千六百种神金异铁,夺天地之造化,铸就渡世宝筏,强势登临不朽之境,为世间生灵再开一条不朽之路。”

&esp;&esp;“其生来不凡,有天耳在身,可聆听大道玄音,修行悟道如吃饭喝水,为盖世之姿,其又兼修武道,为天地间第一尊武神,战力强横,纵横天地,同阶之中少有敌手,其道成之时,天地交感,演化万宝长河为之庆贺。”

&esp;&esp;“同日,红云祖师感气运变化,得天地垂青,知晓自身突破时机已至,遂一跃而起,于天地大道上留痕,证道不朽。”

&esp;&esp;笔写春秋,写到这里,王春秋有所迟疑,但最终其还是继续落笔。

&esp;&esp;“红云祖师为太上祖师第一只妖物,生来只有下品根骨,资质极差,但其一心向道,苦修不辍,万般艰辛,诸般苦难它都一一走过,一步步走向最高,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esp;&esp;“苦心人,天不负。”

&esp;&esp;写完最后一句话,看着属于红云的那一卷副册,王春秋轻出了一口气。

&esp;&esp;“终归是要给后辈子弟一点希望的。”

&esp;&esp;念头生灭,王春秋将属于红云的那一卷小传合拢,作为记录历史的人,他自然要追求真实,但一些必要的春秋笔法还是可以运用的,最起码在一些不知情的人眼中红云绝对是苦修士中的典范,而以它凭借下品根骨之躯逆天而起,最终登临不朽的经历来看绝对是话本小说中的主人公,不知多少人的效仿对象。

&esp;&esp;只可惜现实有些残酷,红云能有今天靠的可不是苦修,它更多是因为有一位太乙级数的主人以及五位不朽级数的同伴,再加上自身的运气好了一点点。

&esp;&esp;而随着六耳以及红云的小传归于完整,以龙虎道主传为主体,六道小传共鸣,冥冥有无形伟力垂落,最终演化出一条虚幻的河流,其带着光阴的气息,内里演化着与龙虎山有关的种种景象,从无到有,从低谷攀升巅峰。

&esp;&esp;“这是属于龙虎山的历史河流。”

&esp;&esp;看着这条虚幻的河流,见证龙虎山的万年兴衰,王春秋的神念自然升腾,与之相合,陷入到了悟道之中。

&esp;&esp;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道虚幻的龙影悄然出现。

&esp;&esp;“倒是一个有才情的,不枉我特意引动了一点光阴长河的力量。”

&esp;&esp;目光垂落,道初的目光从王春秋的身上扫过,看向了那条虚幻的历史长河,与真正的光阴长河相比,这条历史长河要单薄许多,不过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玄妙。

&esp;&esp;“古往今来为宙,掌宙之极,为道之尊,这倒是写的不错。”

&esp;&esp;“什么未成道时便有了不朽战力,执掌两件宙道至宝,坐拥光阴长河,底蕴深厚,才情无双这类就有些浮夸了,太浮夸了···”

&esp;&esp;在属于自己的小传上多看了一眼,道初的嘴角不自觉勾起。

&esp;&esp;“有了这一次的顿悟,其对于光阴道的领悟应该就能更进一步,再加上那冥冥的一点气运眷顾,或许他还能在那几个三代弟子之前叩开天仙之门。”

&esp;&esp;“如今龙虎山气运鼎盛,为太玄界第一,正是修行的好时候啊。”

&esp;&esp;念头生灭,看了一眼依旧未曾苏醒的王春秋,道初的身影悄然幻灭。

&esp;&esp;王春秋乃是颜玉灵的弟子,又生有宿慧,底蕴颇为不俗,只不过因为其一心著书,少在外行走,所以名声不显,而道初之所以愿意帮他,主要还是因为他很长一段时间都跟着道初在光阴长河中修行,帮助道初打理钟山,是一个不错的帮手。

&esp;&esp;至于那浓墨重彩的宙极道尊传绝不是主要原因,当然,虽然口中说王春秋写的太过浮夸,但道初可没有让他改的意思。

&esp;&esp;而在道初离开后不久,王春秋的意识恢复了清醒。

&esp;&esp;“我要为龙虎山写一本纪元道典,记录龙虎山的兴衰变化,以龙虎为本,映照天地。”